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四十七章:改叫母后

第六百四十七章:改叫母后

郁希夕听了这话,还真是有些新奇,不过她知道太后武稚说的都是心里话,但她觉得有些话还是必要说的。

“太后娘娘,您不会是现在觉得落势了,又因为邑王殿下的相求才会接受我吧?他日若是你还能东山再起了,还能坐拥这后宫的权利了,你还会对我这般好?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将我除掉?”

太后武稚眉眼一冷,白了郁希夕一眼,“瞧你说的,哀家怎么就成了你心中十恶不赦的坏人了?”

郁希夕一本正经的说道:“虽说您是正直不阿,但我可不是那种大度之人,我还是心中有些觉得不靠谱,也不放心,总之我还是会提心吊胆的,在这后宫啊,还是要提防着点好。”

太后武稚将手腕的上的一只翡翠镯子摘下来,拉着郁希夕的手,戴在她的手腕上。

“瞧瞧,这镯子戴在你的手上,还真是好看,哀家老了,怕是不适合戴这种镯子了。”

郁希夕见太后娘娘是要将她的贴身之物送给她,她赶紧将镯子要还给太后娘娘,就听太后武稚说道:“哀家让你收着,你就收着,何必这样扭扭捏捏的?这翡翠镯子可是哀家嫁给先皇的时候,先太后娘娘亲手戴在哀家手腕上的,她说将来若是哀家有得意的儿媳妇,就将这镯子套在她手上,保佑儿媳平安,也能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只是太后娘娘,这镯子太贵重了,微臣怕……”

“微臣什么微臣,郁希夕,以后在哀家面前,你就自称希夕就可,这是哀家对你的认可,也是对你的承诺,将来就算是哀家能东山再起了,也定不会忘了你是孜儿的良配,也是哀家得意的儿媳。”

这样的大转折,还真是让郁希夕有些难以接受,虽说她知道太后娘娘早已经不像是以前对她心存芥蒂或是想法设法的想要除掉她,但这么快又接受了她和裴亦孜的关系,还叫她儿媳,她心里是惊喜,又带着一点点的惊吓,更多的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太后武稚见郁希夕脸上是惊喜的笑容,却见她张了张口,发不出什么声音,也不知道她是激动的发不出声了,还是怎么了,她心里倒是有些紧张了。

害怕郁希夕将手腕上的镯子给脱下来,赶紧拉住她的手,不让她动手腕上的镯子,“希夕,哀家知道,曾经对你是有些苛刻,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经过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若是哀家还看不出你对哀家的真心,你对孜儿的真心实意,哀家是绝不会将这种主传之宝交到你的手上的。”

红霞跟了郁希夕这么久了,她当然能看出来郁希夕是什么意思,看着郁希夕这是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就在一边提醒着郁希夕。

“三姑娘,太后娘娘在跟你说话呢,你不会是激动的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了吧?”

郁希夕听了红霞的话,这才缓过神儿来,赶紧点头,又赶紧摇摇头,最后她抓住太后武稚的手,眼眶却是红了,“谢谢太后娘娘。”

“你啊……接受了就好!”

太后武稚也握住了郁希夕的手,婆媳二人也算是从此达成了协议,再也不会内斗下去。

郁希夕给太后武稚把脉过后,决定从新调整了药方,也好给太后娘娘调理身上的病症。

本是想急着回去配药熬药,被太后武稚给唤住了。

“希夕,不急的,你坐下来,跟母后说会儿话。”

“母后?”郁希夕更是有些发懵了,今天也转变的太快了,从承认她这个儿媳妇,现在又改口要叫她母后?

太后武稚看着她露出慈笑,又在一边笑着说道:“若是你不喜欢叫哀家母后,那你就叫哀家娘亲也好。”

这样更为亲密的称呼,郁希夕是更受不了的,她有些不好意思脸红了,倒是站在一边的容嬷嬷和红霞看到了脸上都噙着笑意,很是高兴看到了这婆媳二人之间还能有这样心平气和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

“太后娘娘……”

“都说了,该开口了。”

“好!母后……”

郁希夕最多能这样叫太后娘娘,不然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太后相处了。

太后武稚对她这样的称呼也算是满意,她拉着郁希夕的手,脸上含笑问,“你能不能多讲讲,当初和孜儿是怎么相识的?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提起这个,郁希夕还是很高兴有人愿意听,但有些话她觉得要是告诉了太后武稚,会不会让太后武稚不高兴,毕竟她可是裴亦孜的生母。

“你放心,哀家不会因为你曾经对孜儿做了什么,就要惩治你的,这都是你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叫什么来着,或许是欢喜冤家,哀家都懂,就是想听听而已。”

“既然如此,那希夕就直言不讳的讲了。”

郁希夕将她和裴亦孜在青山沟相遇,再到镇上去卖熊掌和熊肉的时在百里飘香酒楼遇见了裴亦孜,再到之后裴亦孜被人追杀受伤了是被郁希夕带回了郁家疗伤,但他却忘记了记忆被她取了名字叫裴清光,再到之后他们在来京城之时遇到的一些坎坷之事,一一讲了出来。

太后武稚听到精彩的地方,要么就是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要么就是气的拍床忍不住咒骂一声,到最后她听到了郁希夕被她招进了皇宫当女御医。

太后武稚的脸上满是惭愧,握紧了郁希夕的手,轻声问她,“希夕,你当初一定恨哀家,为何要将你困在宫中,不能和孜儿在一起对吗?”

郁希夕用力点头,“是啊,我当时很生气,生气自己被困在了宫中不能和裴亦孜在一起,可这就是我的命,我改变不了,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

太后武稚抹泪,伤心道:“这都是哀家的错,若不是哀家要你在宫中,硬要将嫣儿赐婚给孜儿,也不会让你和孜儿就这样分开了。”

“太后娘娘其实也不用自责,我现在也明白了,这或许就是我的命运,裴清光人挺好的,我曾经也想过了,要是我真的死在了宫中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