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结局(2 / 2)

“赶紧想,我的时间不多,你要是真决定不下来,那就由我来替你决定了。”

“别,别……”赵谌一听赶忙阻止道,又犹豫了半天后,才小声问道:“我能不能……能不能不死啊?”

“怎么?想通了?又不想死了?”

“……想,想通了。”

“呵呵呵……真想通了?”

“真想通了……姑父,念在侄儿年少不懂事,您老人家就饶了侄儿这一回吧。”赵谌厚着脸皮向张宝求饶道。

“你这孩子,真是胡闹。要死的是你,想活的还是你,那你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啊?”

“想活,侄儿想活。”赵谌赶忙道。

“那你之前的所作所为……”

“侄儿一时糊涂,给姑父添麻烦了。”

“就只是给我添了麻烦吗?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胡作非为,让多少汴梁百姓受苦,有多少家庭因为你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妻离子散。”

“侄儿,侄儿知错了。”

“……好吧,既然你已经知错,那就要做好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

“姑父,侄儿不想死。”

“闭嘴!听我把话说完。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你要亲自去向因你死难的汴梁百姓墓前磕头认罪。”

“……姑父,侄儿好歹也曾是一国之君,让我去向那些贱民……”

“唔?”

“侄儿知道了,一定去向那些百姓认罪。”

“很好。等做完了这事以后,我会安排人护送你去和你父亲团聚。”

“啊?”赵谌闻言一惊,连忙问道:“姑父,你要将我流放去耽罗岛那种穷荒之地?”

“什么叫穷荒之地?那里可是姑父的起家之地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岛上居民超过三十万,平时没事的时候吹吹海风,看看海景,吃吃烧烤,那小日子不要太惬意。怎么?你不想去?”

“……侄儿不太想去。”

“既然你不想去,那就只能让你去守你赵家陵园了,一辈子都不许走出陵园一步。”

“啊?守皇陵?侄儿不去。”

“混账!你当老子是在跟你商量吗?左一个不去,右一个不去的,搞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由不得你不去。要么耽罗岛,要么赵氏陵园,只能二选一。”

“呃……姑父,难道就不能让侄儿留在汴梁?”

“留在这里?你要不怕死也可以。我可提醒你,汴梁百姓因你而受到连累的人不下十万,我在汴梁时自然无人敢动你,可我要是不在这了,到时你要是死于他人之手,可别埋怨姑父见死不救。”

“呃……那侄儿能不能去偏远之地……”

“不能,少跟姑父我玩心眼,姑父我是造反起家,你那点小心思,少在我面前卖弄。就这样吧,看在你姑姑的面上,送你去耽罗岛,你就在岛上安度余生吧。”

赵谌想要反对,可继承自父亲的懦弱却让他不敢反对张宝做出的决定,只能低头选择顺从。原本他是想要以身殉国,皇宫正殿他都让人准备好了引火之物。只是临事方知一死难,没死之前他是不怕,可等真要死了的时候,他又鼓不起勇气来亲自动手了。他本想借张宝的手一死了之,却不想早被张宝看穿了懦弱的本质。

从大军攻入城中到赵谌使人传话,这中间有着三四个时辰的间隔,赵谌要是想要动手,早就动手了,为何迟迟没有动手?哪怕是张宝下令攻入皇宫,那时候赵谌也有机会动手,可他还是没有动手。

赵谌怕死!试问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慷慨赴死?张宝看出了赵谌怕死的本质,这才胸有成竹的赴约与赵谌一见。而事实也正如张宝所料的那样,别看赵谌之前叫嚣的厉害,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

……

大宋建炎四年夏,相国张宝灭金还朝,于汴梁东北陈桥发动兵变,以明代宋,定年号天启。自此,由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兵变所建大宋宣告灭亡。

天启五年,草原诸部反,大明以征北将军萧家穗为帅,率领岳飞、高宠、孙安、史文恭等四十余员战将,出兵二十万北伐,以讨不臣。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草原诸部主力被击溃,残部一路向西,投奔正陷入内外交困中的西辽,而大明的疆域,也由此扩展到了北海,即贝尔加湖一带……

天启八年,大明出兵倭国,借助海军帮助,突袭倭国平安京,生擒倭国崇德天皇本人及皇族成员,回京献俘……

天启十年,大理、真腊迫于内外压力,举国归附大明,明太祖欣然允之……

……

天启十五年,明太祖宣布退让,太子张昊继位,即明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