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三章 反目(2 / 2)

刘协留下陈登当然不是为了向陈登推荐刘备,留下陈登,那是为了做生意。徐州的商家里,也就只有陈家跟糜家能入刘协的眼,现在陈登来了,刘协自然直接找送上门的。至于糜家,刘协并打算去干涉糜家悲催的命运。

在刘协眼里,那刘备就是颗妨主的灾星,谁沾谁倒霉,连号称会妨主的的卢马都霉不过他。想想刘备骑的卢马时嘛事没有,可的卢马一到庞统的手里,庞统立马就被射成了刺猬,这件事只能说明的卢马霉不过刘备。

刘协可不想跟刘备沾上什么关系,而同时他也知道刘备打不死的小强属性,与其将来让他流窜到荆州遇到诸葛亮,倒不如想办法就把他困在北方。刘备赖在青州不走的意图,刘协稍微想想就明白了。故技重施罢了,就凭刘备拉拢人的手段,老实人孔融很快就会被架空,到时青州也就自然而然姓了刘。

刘协其实猜错了。刘备并不在意青州,他想要得到的是徐州,青州屡受黄巾之苦,尤其是在曹操来了一次扫荡之后,青州的人口已经不足以养兵了。而徐州就不同了,徐州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粮草丰沛,更重要的是徐州紧挨着扬州,只要在徐州站稳了脚跟,就可以将手伸向江东。即便将来时运不济丢了徐州,刘备也可以凭借长江天堑割据江东。

徐州是刘备眼中图谋江东的一块跳板,河北一地在刘备看来已经不可能找到机会了,所以在收到青州的求援以后,刘备不仅亲自带兵去救青州,更是派出心腹亲信简雍秘密前往徐州,为自己日后进入徐州寻找机会。

而简雍也没辜负刘备的期望,在孤身抵达徐州没多久,就勾搭上了徐州的第二大户糜家。在陈登受命前往长安的时候,简雍更是成了糜家的座上宾。趁着陈登不在,受简雍撺掇的糜竺找到了陶谦。

只是与糜竺相比,陶谦还是更信任陈登,对于糜竺建议请青州刘备入驻徐州对抗曹操的建议,陶谦没有马上答应,而在收到陈登的回信,说朝廷愿意为两家说项以后,陶谦更是不再提刘备的事情。

陶谦年岁大了,人老奸,马老滑,这人的岁数一大,就容易成精。陶老头活了这么大,虽然年老体衰,但看人的眼光却是丝毫没变差。糜竺的提议我是动过心,可在收到曹豹说糜家住着刘备的亲信简雍以后,陶谦就不能不多想。

他是活够了,可他还有两个儿子在。身为人父,总不能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知子莫若父,陶谦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做大事的材料,所以像徐州牧这种危险的职业,陶谦打一开始就没打算交给自己的儿子。

陶谦不求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可以大富大贵,只要可以安稳度日,那就可以瞑目,但刘备,实在不是陶谦理想中的对象。一开始陶谦也觉得这刘备是个仁厚之人,毕竟徐州百姓口口相传,但凡事过犹不及,夸得过分了,也就不免令人生疑。

陶谦并不是无能之辈,他手底下自然有一批为他卖命的人,而在听了糜竺的建议以后,陶谦更是秘密派人去了青州一趟,结果这不查不知道,如今的孔融基本上已经被刘备架空,兵权没了,事权也没了,孔融如今就像是一块牌位,被刘备高高供起,作为刘备招揽人手的幌子。原本刘备出兵救援青州的时候,手上兵马只有五千,可现在人马已经过万,而且还收了当时围攻北海城的黄巾头领管亥。

陶谦可以交权,但却不希望以这种方式交权。再加上朝廷愿意出面,与曹操的矛盾也会就此得到缓和,陶谦也就不着急引刘备入徐州了。可陶谦不急,刘备却有些急了。青州贫瘠,无法养活自己手底下这些人马。带兵回河北不可能,现在袁绍风头正劲,回去那是找死,可南下徐州也不行,毕竟未得邀请就登门,那跟侵略没什么区别。左思右想,刘备不得不派人向徐州借粮。

说是借,具体是哪天还那就不知道了。好在陶谦也不想把事情做绝,曹操的大军对徐州始终是个威胁,这次朝廷出面帮助徐州渡过一劫,可难保下回朝廷还愿意管这闲事,交好刘备对徐州还是有好处,所以陶谦对刘备的借粮并没有拒绝,当然也不会傻到刘备要多少他就给多少。

……

初平四年六月,各路诸侯之间的战事稍歇,不管是占便宜的还是吃亏的,都选择这时候停下舔舐伤口,为下一次的大战做准备。长安的刘协原本还想着是不是要派人去那些诸侯中间挑起一点事端,却没想到自家的后院却在这时着火了。原本在拿了宋建的粮草后平安无事的西凉军突然发难,挥军杀入了南安、天水两郡。

西凉军的发难打了刘协一个措手不及,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刘协甚至以为是有人在跟自己开玩笑,可来自天水的告急文书是真的,李傕郭汜真的跟朝廷撕破脸了。

西凉军为什么会突然跟朝廷翻脸?刘协已经顾不上去考虑这个问题了。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杀入天水的西凉军。

好在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当初一穷二白的时候,除了吕布的并州军外,也不是半点人马都没有。在收到天水郡的告急文书以后,刘协当即下令吕布率部先行,自己则留在长安收拢各地官军,待兵马聚齐,就会前往与吕布汇合。

长安周边各郡的地方官军并不多,一郡也就两三千人,除去留下维持地方治安的人马,刘协能够凑出的人马不足两万,但要是在加上汉中郡的人马,刘协的人马也就能够达到三万了。这三万人的战力当然比不得吕布的并州军,可西凉军也不都是飞熊军,三万人的加入,即便不能立刻让朝廷占据上风,也能拉平与西凉军的差距。

各地的官军在日夜兼程的往长安赶,收到朝廷调令的汉中还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荀先生,兵马已经整装待发,请问还有何事吩咐?”黄忠大步走进郡守府,找到荀彧后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黄校尉莫急,你先看看这个。”荀彧递过来一封书信说道。

黄忠接过书信一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看着荀彧问道:“荀先生觉得此事可行?”

荀彧闻言笑道:“即便没有这封书信,我也有意请黄校尉亲自带兵走上这一遭。”

“那长安那里怎么办?”

“可命胡车儿带兵前往。圣上那里并不缺将,缺的只是人。”

“……那我何时动身?”

“不着急,等朴胡、袁约那些人过来还有两日。”

“荀先生要用那些人?”黄忠眉头又是一皱。

“不用他们,难道留下他们在汉中生乱吗?”荀彧微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