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古代开食肆的日子第12节(1 / 2)





  “倒是也不用太着急,慢慢看就是了,要是钱不够就说话。”张妙青握着乔薇的手,委屈巴巴道:“以后要是再想吃上你做的饭是不是就没那么容易了?”

  “你是不是忘了,你娘也搬出去了,怎么?到时候你不来看你老娘了?”

  “对啊,阿姐,你怎么就知道吃?”毛毛在一旁也补刀,一脸嫌弃,终于让他逮到揶揄别人的时候了。

  “行行行,你们这么说,到时候租赁的铺子必须得我同意了才行,要是离这太远了我可不干。”张妙青佯装生气,撅起嘴对着对面坐着的三人说道。

  之前还有些沉闷的气氛又这样活跃了起来,黄志忠刚刚也客气了几句,让乔薇和华大娘她们在这住着,用不着搬,只是确实自己的这间宅子有些小,住的人一多,总有些逼仄。

  不过自己总是出门在外,又担心就剩下自己老母亲和张妙青两人有些孤单,要是乔薇她们能找个不远的铺子长久地住下来倒真是一件好事。

  随即又想到有几个相熟的牙人,便对乔薇说,改天领着她去逛一逛,打声招呼,不至于让那些油条子们诓了她去。

  聊了许多,天空早已渲染成墨蓝色,黄志忠和张妙青起身准备回去,大家也都懒得点灯,赶紧洗洗睡下。

  接下来的几日乔薇照旧在同福巷摆摊卖朝食,华大娘也依旧会在送完毛毛上学之后提着篮子在书院后巷卖些朝食。

  现如今因为卖的久了,生意倒是稳定下来了,也不用再像一开始那样得招揽人来买。

  不过现在乔薇和客人的闲聊话题中总会加上一句,自己马上会开间小食肆,让大家有空可以去尝尝。毛毛和华大娘也是如此时不时地和别人闲聊时提起,做做免费的宣传。

  每日下午要是不下雨的话,乔薇便会跟着牙人坐着驴车,四处看看正在挂牌出租的食肆。

  这一日,乔薇又跟着牙人来到了这一间临街的店铺。午后的阳光还有些大,两人一同踏进来,乔薇先四处张望了一下。

  因为门窗全都敞开,屋里头也是亮堂堂的,原先这也是一家食肆,进门右手边是长长的柜台,后面墙上还挂着一溜串的木牌上写着各色菜肴。左边摆了几张八仙桌和长条板凳,一条楼梯往上走是二楼,上面安静些,用几架屏风隔起来成为了小单间。

  楼梯后面再走下去便是后厨,厨房倒是宽敞,两口灶并排挨着,隔壁还单砌了一间杂房,用来放柴火和杂物。

  后门后面连着的就是给店家住的小院子,中规中矩的和之前看的都差不多,庭院里还有一口井,倒是很方便。

  乔薇看了这许久,和这张牙人也熟了不少。此刻他正在苦口婆心地劝道:“小娘子,我看这家比之前看的都好,价钱也不贵啊,才十二两。关键是这里的位置也好,你想开食肆这里正好,临着后头那一大片居民坊,不愁没生意。你要是今日想好了,那我们立马就签下契书。”

  乔薇倒是真满意,而且这里离黄宅走路也就一条街的距离,就是这位置有些偏了,是在这条巷子最里头一间。可逛了许多日,她也是真的累了,想来要找到一个样样都好的铺子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想到这,乔薇面带犹豫地表示再看看,实则是想杀杀价。

  张牙人热得身上这件灰布衫子都湿了一大块,这几日跟着乔薇四处相看,就是不见这小娘子定下来。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想到在这种小娘子身上赚点钱可是真难,要不说人怎么能独立门户开间食肆呢。

  两人又一阵掰扯,最后乔薇将价钱砍到了九两,张牙人咬咬牙终于也同意了。

  拿着签好的契书,乔薇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真是轻快极了,急着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华大娘她们。谁知到了小院子里头,却是静悄悄的一个人没有,估摸着时辰,应该是去接毛毛下学了。

  乔薇略歇了歇,就去厨房准备暮食。今日小厨房的菜倒是什么都有,可什么都凑不成一盘,乔薇也不知道她们前几日到底是怎么买的菜。

  扫了一眼过去,有嫩绿的青菜、干木耳、一小把蕈菇、几个土鸡蛋、还有那日割的猪肉,乔薇见那屠夫要把猪骨头扔了,赶紧拦住,免费得了几根大骨头,只可惜上面真是一点肉都没有。

  乔薇翻了翻还有粉条,豆腐什么的,这不正好做个骨汤麻辣烫嘛。麻辣烫里正好什么食材都能放,放什么都好吃,于是就愉快地决定了今晚就吃麻辣烫,做起来也方便。

  大骨头买的时候就已经让店家剁成大小适中的一段段,用清水短暂浸泡过后,直接冷水下锅,佐以姜片和料酒一起煮,直至水煮开,上面也飘着几团血沫。

  捞出又用清水冲洗后,便扔进一旁的锅里继续加入姜片和少许盐慢慢熬煮。

  骨头汤既然煮上,剩下的便将准备要用的食材洗洗切切就好,对于乔薇来说,这些早都熟稔于心,一小会功夫便都将该切的切好,该焯水的焯水。只等骨头汤熬好,在放进去一起煮入味。

  乔薇掀开大骨头汤的锅盖,一片热热的白水汽扑面而来,随之的是一种熬煮的四溢的肉香味。大骨头真是个好东西,尽管上面的肉几乎被剔光,但是中间还是藏着许多骨髓肉,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早已变成果冻胶状。闻着这味,不加任何调料都想让人来一碗。

  乔薇又预备起骨头汤的调料。热锅冷油,下入花椒、大蒜、桂皮、八角和几颗冰糖,用锅铲翻炒,几下子之后,乔薇就已经能闻见几种大料的香味。

  这时候直接将大骨头汤舀起来倒入锅里,一起咕噜咕噜煮,原先奶白的骨头汤和各种香料一搅和,瞬间汤面上漂浮着些些点点红油,混在一起也变成极有食欲的暖黄色。

  将难煮开的肉片、粉条先放进去,接着再放木耳、青菜这些好熟的,将这些食材全都没在浓郁的汤底里,煮上片刻便就能吃了。

  虽然说在夏日吃上这样一大碗麻辣烫还是有些难挨,可是谁又能忍住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包含各种食材的麻辣烫呢。

  三人还是围坐在院子中的石桌上,各个将头深深埋在自己的碗里,吃的是额头鼻尖上早已沁出了汗珠。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过瘾,骨头被煮出浓浓的肉香,再和炒出香味的各种香料一混合,这样的汤底实在上头。

  麻辣烫里的各种蔬菜只是简单的烫熟,但吸满了汤汁,吃一口下去清脆爽口,又带着咸辣味道。

  乔薇怕只是这样还不够吃,那会又赶紧擀了面,直接用刀切成长条往里煮。只有吃上这样满满的碳水才能吃得饱。面条已经被这汤料煮得入了味,又被擀的筋道,乔薇一口面一口菜吃得很是满足。

  第21章 鸡蛋灌饼

  三人吃得肚子圆鼓鼓的,连碗也不想收拾,就瘫坐在椅子上闲聊。

  乔薇把今日看好的店铺告诉了华大娘,又说看了这几日,总算定下来了,又把位置和大致布局给她们俩说了说。华大娘表示做生意这些她都不懂,一切还是乔薇自己看着行就行。

  剩下的便是挑个黄道吉日搬家。

  搬家确实是个耗费心神的事情,华大娘这几日就常常在家收拾,有些长久不用的丢掉,有些是找了好久的小玩意如今才翻出来。

  因为这几日天气好,乔薇便还是舍不得日日待在家里,便如往常一样推着小推车去同福巷卖朝食。

  回想起来已经在这块摆了三四个月的摊,乔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生了一份感情。不论是每日按时来买朝食的食客还是周围一起摆摊的同行们。

  今日卖的是鸡蛋灌饼,一大团柔软的面团已经揉好,醒发好,被分成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剂子,上面还撒了一些面粉,因而也没有粘连在一起。

  鸡蛋灌饼,最有意思的自然是将饼烙好的时候会鼓起一个大泡泡,这时候用筷子轻轻戳破,将打好的鸡蛋液倒进去,再接着烙饼。这样吃的时候饼皮里夹着鸡蛋。

  至于如何将普通的面剂子能让它在锅上烙的时候鼓泡泡,只需要将分好的小面团擀成长条,涂上薄薄一层油酥之后,对折再从一头卷起来,像是一个折起来的毛巾,再擀平就能在煎的时候轻松戳破一个洞。

  这会乔薇熟练地在平底锅上刷油,贴上一块擀好的圆饼,两面都煎的差不多的时候,用筷子一戳,左手就立马倒进混着葱花的鸡蛋液,而后再一个翻面。

  面前等着的是就住在这附近的一位老阿翁,乔薇见过他来买好几次朝食了,每次都是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