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身为对照组的自觉第48节(1 / 2)





  没道理长房在,爹娘却搬去跟小儿子住,岂不落人口实,让外人觉得他们长房对二老不够孝顺?

  可老侯爷和老侯夫人都是不听劝的。侯夫人根本就拦不住两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兴师动众的大搬特搬。

  没错,就是兴师动众。但凡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的动静没有闹得那么大,侯夫人都能勉强安慰自己假装不知晓,权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可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哪里是会在意她这个大儿媳妇的?一大清早就呼来喝去,几乎惊动了整个穆侯府上下所有人,此时此刻还有谁不知道,二老即将搬出去跟四房一起住?

  说的好听,是去看四房新得的金孙。可看金孙需要搬过去住?

  更何况穆侯府其他三房又不是没有孙子孙女,老侯爷和老侯夫人难道还缺孙子孙女了?

  但凡穆志逸后院的女人们肚子争气些,老侯爷和老侯夫人连曾孙都能抱到怀里,四房的孙子又何其稀罕?

  说来说去,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就是太过偏心,这是在变着法的贴补四房,可劲儿的往四房搬运各种好东西!

  一想到这里,侯夫人的脸色越发难看,差点没能忍住的直接冲出去将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的马车都给拦下来。

  那些马车上的好东西原本都该是穆侯府的,是他们大房的!凭什么要送去给四房,便宜了穆子骞和尉迟琦?

  可侯夫人心下再是憎恨,胆子却不足以大,根本不敢公然跟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对上。最终,她就只能暗恨心头,却无能为力了。

  跟侯夫人一样心情不好的,还有穆侯爷。

  身为长子,穆侯爷从小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一贯都是最被穆侯府上下看重的继承人。

  彼时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对他是何其的疼爱,根本不需要用言语来形容。

  但是自打穆子骞出生,中年得子的老侯爷和老侯夫人明显就开始偏心了。对他这个长子也没有了往日的看重和疼爱。但凡是得了好东西,下意识想到的也不再是他这个长子,而是穆子骞这个小儿子。

  因着年纪几乎可以当穆子骞的爹了,穆侯爷以前向来都是逼着自己不跟穆子骞计较和比较的。以免有失体面,也徒惹外人笑话。

  可如今老侯爷和老侯夫人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些?如此高调处事,是生怕外面有关穆侯府的风言风语不够多?还是笃定他这个长子会一如既往的忍气吞声,任由他人奚落嘲笑?

  穆侯爷不相信老侯爷和老侯夫人会不知道,自从四房从穆侯府分出去单住,外面对穆侯府的嘲笑声就一直没有断过。更甚至他在朝中的地位都明显受到了影响。

  穆侯爷再是愚钝,也不可能发现不了周遭同僚们对他的态度转变。明明以前那些人对他都是十分亲近,乃至讨好的,如今却恨不得远离他,只差没有明言跟他划清界限了。

  反之,围绕在穆子骞身边的官员却一夕之间变多了起来。

  这要说其中没有问题,谁信?反正穆侯爷是不相信的。

  第 65 章

  不管穆侯爷相不相信, 既定的事实就是如此,他左右不了旁人的心思,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除非, 他的能力足以出众, 如穆子骞那般凭靠自己的真本事来赢得其他人的尊重和敬仰。

  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即便他是穆侯府的当家, 正儿八经的穆侯爷,也毫无任何的用处。

  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倒是真不知道穆侯爷在朝中的处境如此尴尬。

  到底是他们的长子,曾经一度倾注了老侯爷和老侯夫人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二老对穆侯爷这个儿子也不是不满意的。

  或者说, 在爹娘的眼里和心中, 孩子都是自家的好。穆侯爷从小到大一帆风顺,未曾遭遇过任何的挫折, 自然也就没有犯过任何大的过错。

  乃至在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的心里, 穆侯爷这个长子还是有些真本事, 也是有他自己的出众能耐的。

  那么想当然的,如今已经踏入仕途多年的穆侯爷,在朝中肯定有着他的一席之地,轻易不会被任何人动摇。

  但凡他们知道穆侯爷的处境此般堪忧,甚至是岌岌可危, 老侯爷和老侯夫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坐视不管的。

  说到底还是穆侯爷太好面子, 凡事都只报喜不报忧,平日里在家中也是处处显摆,作出一副很是了不得的自大模样。

  光是瞧着他平时的为人处事, 真看不出来他在朝野中事事不顺,处境艰难。

  也是以, 虽说心里明白幼子穆子骞的显赫军功对穆侯府而言很是重要,但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只当是锦上添花, 心下着实欢喜,却并未太过重视。也根本没有将穆子骞跟穆侯爷这两个儿子捆绑在一块。

  倘若他们知道,长子想要在朝中继续一路顺风顺水,就必须得仰仗幼子的帮忙和照拂,老侯爷和老侯夫人之前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就松口答应分家,更不会欢送四房轻而易举的就从穆侯府搬了出去。

  很可惜的是,穆侯爷要面子,死鸭子嘴硬的什么也不说。那么一无所知的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当然是全然不知情,一门心思的赶往四房去庆祝尉迟琦又为他们添了金孙。

  看到老侯爷和老侯夫人带着不少东西赶来,尉迟国舅和国舅夫人还是很满意的。

  这可是他们家闺女为穆家生的第一个孩子。不拘是儿是女,都理当受到重视。该有的待遇,一样也不能少。否则,他们家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再者说了,他们尉迟家这段时日给闺女和外孙可是准备十足的充分。穆侯府但凡没有表示,岂不是惹人笑话?

  至于说老侯爷和老侯夫人送来这么多东西,会不会引起穆侯府其他人的不满,那就不是尉迟国舅和国舅夫人关心和在意的事情了。反正他们只确保自家闺女和外孙没有吃亏,就行了。

  尉迟琦也挺满意老侯爷和老侯夫人的一番表现。

  以她的身家,当然不图二老带来的这些东西。要知道在他们二老到来之前,宫里的赏赐已经来过两波了。

  一波自然当仁不让是皇后娘娘,还有一波则是出自圣上的手。

  皇后娘娘向来疼爱尉迟琦,她的赏赐无疑不少。而圣上更不必多言,为人很是大方,直接让尉迟琦的私库又丰盈了不少。

  除了宫里的赏赐,还有宫外的贺礼。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妃的恭贺。

  太子是亲表哥,送来的贺礼很是贵重不说,数量也不少。而太子妃出手也很是阔绰,委实给足了尉迟琦面子。

  紧跟着就是将军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