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薄雾





  但她到底还是问了影,有关“喜欢的人”,在夕阳下的疏林间。背光处,青苔凝住露水,潮气散入空中,败坏金桂的香味。

  影的头发又长一点,已经可以扎在后脑勺。她也是这般扎住头发,和影用一样的发带。她还犹豫要不要唐突地送上同款发带时,影已先送予她。黑白相间的编织发带,绑在影的头上,只看得见点点跳跃的白色。

  影没有回答她的提问,而是反问:“看来你已经有目标了?”

  用的“目标”二字,听起来,恋情完全可以靠争取而得。她私心以为未必如此纯粹,却也无反驳的话。

  “性幻想的对象,不知道能不能算作喜欢。”

  “天哪,性幻想……那可还不是一般的喜欢。思念成疾啊。”

  影走在她前面,完全没注意到她突然停住脚步,依旧缓缓向前走。

  “实不相瞒,我好像从来没有喜欢过一个……”影在语声里转过头,见她已落下好一段,惊得一顿,最后泄气地说完,“男生。”

  她听出话里的歧义,却摸不准她想说的是哪一重。

  影乘她发愣的间隙,步步回逼。

  “也是。小影子,一看就是眼光很高的人。”

  “那个人,怎么样?”影的剑又快又准,刺得她招架不及。

  他没有灵魂,除了公认的好看,一无是处,她的第一反应。但若这样回答,不过是在暗示影,她也是个只看外表的白痴。

  “对方离我很遥远,几乎是两个世界的人。我觉得肉欲,还是和真心实意的喜欢不一样。”

  “应该有关灵魂,是吗?”影牵起她的手,走到一棵很高的桂树下,微仰头,“但我想,爱美,爱美艳皮囊,也不是错误。”

  循着影落眼处望去,枝头正有两只小麻雀。一只本停在边缘,一跳一跳地蹦向另一只。

  “我妈妈说,如果一个人过得很好,以后不结婚也完全没问题。”

  “我也不想结婚。更想去浪迹天涯,像桑丘一样。”

  影笑了,明媚如春花。一时,夕阳散落的金光,与破晓晨曦的印象无缝契合。

  她喜欢清爽的秋日,超过迷乱的夏。

  影背着联绵飘渺的光,向她道:“好,我和你一起去,我的杜尔西内娅小姐。”

  *

  以下是一段长注解(500字),对“像桑丘一样”“我的杜尔西内娅小姐”两句,可以跳过。

  桑丘和杜尔西内娅都是《堂吉诃德》里的人物。一个是堂吉诃德的仆人,一个是他作为骑士的意中人。

  特别一个细节,堂吉诃德在选定杜尔西内娅小姐作为他的意中人时,出发点是古往今来伟大的骑士都需要一个意中人,在生死决斗中祈求她的庇佑,将她[b]用[/b]作信仰。

  这里女主说的不是堂吉诃德是桑丘,源于卡夫卡的同人梗。来自一篇很有意思的小短文,《桑丘·潘萨真传》,或译作《关于桑丘·潘萨的真相》。那篇文章太短,我意图尽可能客观地转述,但难免会加上曲解,所以引用原文译文作为注解:

  桑丘·潘沙——顺便提一句,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成就——几年来利用黄昏和夜晚时分,讲述了大量有关骑士和强盗的故事,成功地使他的魔鬼——他后来给它取名为“堂·吉诃德”——心猿意马,以致这个魔鬼后来无端地做出了许多非常荒诞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由于缺乏预定的目标——要说目标,本应当就是桑丘·潘沙——所以并没有伤害任何人。桑丘·潘沙,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沉着地跟着这个堂·吉河德——也许是出于某种责任感吧——四处漫游,而且自始至终从中得到了巨大而有益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