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48:一曲《草原上的号角》

148:一曲《草原上的号角》

号钟!

正如李世民的惊呼一般,此时月牙儿现世的这把古红色的上古名琴,赫然便是上古十大名琴排名第一的“号钟!”

关于号钟这把名琴的故事同样从上古流传了下来: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传闻古代齐桓公一次巡行,路过一村庄,突然听到一阵琴音,五音不齐,齐桓公听得难受,又有喧哗鼓噪之声,便下车寻来。这时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男孩用身子紧护一琴,挡着如雨点般砸来的拳脚。桓公立即呵止,救下小孩。一问:原来是孩子抱琴沿村乞讨,不料演奏难听,被当作骗子,又因抢了乞丐的饭碗,遭乞丐群殴,可这孩子虽然被打,还舍命护琴,懂得珍贵物品。

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喜好操琴,顿生怜惜。将孩子带回宫中,再看孩子手中琴,不觉惊讶万分,他收藏了许多名琴,还没发现竟有如此好琴。再问,才知琴是父亲遗留的,还在母亲襁褓中,父亲就去世,长到五岁,母亲又亡,父母只留得此琴,他不得不学父亲操琴卖艺,无奈他没学过,又无钱求师,只好乱弹。

桓公看那孩子目聪灵秀,甚是怜爱。孩子又不知道自己名姓,就赐名“号钟”。叫来乐师全力教习孩子弹琴,“号钟”苦学勤练。过了数年,桓公正要征讨鲁国,第二天出征誓师,忽听号角声声,钟鼓鸣鸣,让人精神陡长,摩拳擦掌,他试着吹牛角一和,更佳。

此乐,明天出征,岂不是用到点子上?寻声一看,是“号钟”在弹琴,好不高兴。第二天十万大军凛立,军旗猎猎,桓公令部下吹起牛角,“号钟”奏琴与之呼应。牛角声声,琴声切切,军威顿振。“号钟”在牛角的伴奏下弹出的旋律雄浑悲壮激昂亢奋,千军万马人人个个只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雄心万丈,士气倍增。果然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大胜而归。

从此“号钟”名声远播,人们为了纪念音乐演奏家号钟,也为纪念伯乐齐桓公,便把此琴命名为“号钟”,“号钟”这一名琴便流传了下来,也留下了音乐中“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

而此时,名琴“号钟”现世,那么音律大家号钟便是

李恪看向月牙儿,瞬间想到了什么!

月牙儿的那位精通音律的守护灵,赫然便是上古音律大家的号钟!

琴为“号钟”,守护灵同样为号钟!

此时此刻,月牙儿冲着李世民轻声回道:“陛下好眼力,此琴正是十大名琴之一的号钟!”

这一刻,李恪瞬间感受到了压力。

为何?

因为所谓的音律博弈,便是两人同时演奏一首曲子,然后造成天象共鸣。

所谓的天象共鸣,便是李恪和月牙儿通过弹奏各自的曲子,天道之音现世,虚空异象和各自的曲子轰鸣,音律成景,虚空而现!

这就是音律之间的对弈。

谁的异象增加的持久壮观,那么谁便是最后的赢家。

此时,月牙儿双手轻轻的摸着名琴号钟,她的气质竟然再次一变。

人琴合一!

月牙儿几乎瞬间就进入了音律大家口中最大说的最高的境界,人琴合一!

此时此刻,李世民一声大笑:“恪儿,接琴!”

李世民双手推出双膝上的春秋绕梁,这把上古的名琴飘然落在李恪的怀中。

李世民这一声大笑,月牙儿心里一笑她知道李世民这是想要打破她进入人琴合一的境界,只是她有着那道守护灵的存在,她随时随刻都可以进入人琴合一的境界!

正如月牙儿所言,李世民看出了李恪信心不足!

所以他才会大喝一声,只是下一刻李世民也是不由的尴尬起来因为似乎并没有丝毫的作用为了避免这个尴尬,李世民竟然看着李恪说道:“恪儿,拿下这场音律博弈,这般春秋绕梁父皇便送给你!”

李世民说罢,根本不给李恪反驳的机会,再次一声令下:“上琴椅琴案!”

很快,两张琴椅琴案抬了上来。

月牙儿看向李恪轻灵一笑道:“殿下请!”

看着月牙儿仍旧在人琴合一的境界中,而李恪自己则是抱着怀中的春秋绕梁一点感觉都没有。

而就在这时,长孙聘婷看向李恪喝道:“之前怒骂我时的样子哪里去了,不就是一场音律博弈吗?拿出你的水平就好!”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长孙聘婷会出声。

同时,上官婉儿也是看着李恪出声道:“殿下,静心弹奏就好!”

青凤看着李恪上官仪看着李恪这一刻,大唐朝臣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李恪的身上

李恪看着这些人点点头,闭上了双眸

前任精通音律,自然会弹奏古琴,李恪回想着前世的一首曲子一首他极为喜欢的曲子慢慢的双手抚琴心慢慢的静了下来

月牙儿惊奇的看了李恪一眼,第一时间拨动了琴案上的号钟。

“嗡!”

号钟一声嗡鸣,仅仅只有一声,瞬间余音绕梁的实景出现在大唐的朝堂内。

“帝国的草原雄鹰在虚空飞翔”

月牙儿抚琴,琴音现世,歌声现世。

她那轻灵般犹如天籁的声音,仅仅只是现世,虚空便是一声轰鸣。

同时,此时的李恪终于抚琴,唱出了第一句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