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8章 陌生的星球(2 / 2)


“他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这场地质灾害将在灾难历二二五年之后的任何一天到来。”

“你们采取了行动?”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尽一切可能的去帮助那些留在地球上的同胞,并且设法说服了几个定居点的管理者,让他们答应,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进行紧急疏散。可惜的是,绝大部分定居点的管理者把我们看成是现有秩序的破坏者,认为我们是人类的公敌,根本没有把我们的警告放在眼里。”

“然后呢?”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灾难历二二八年四月五日,太平洋板块首先崩塌。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地壳的其它大板块全部崩塌。

可以说,用“沧海桑田”都不足以形容这几天里发生的事情。

虽然世界联合战线已经有所准备,在地球联邦触及不到的地方,秘密建造了上千艘能够容纳数万人的方舟,还建造了更多的临时空中城市,并且提前三个月开始疏散,但是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百多亿人来说,这些拯救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极少数的人得到帮助,绝大部分人都得直面灾难。

在将近一个月的“移山造海”的地质变迁中,在地球上定居的一百多亿人中,只有不到五亿幸存了下来。虽然空间城市没有受到影响,但是人类的人口总量也由之前的一百六十亿锐减到了五十多亿。

只是,灾难没有就此过去。

这场自然灾害,产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即让地球联邦政府失去了对地球家园的控制权。

随着几乎所有定居点在灾难中毁灭,地球联邦政府的统治区域只剩下了空间城市。

在救灾行动中,世界联合战线不但建立起了新的定居点,还得到了所有幸存者的拥护与支持,成为了新的统治机构。

和平只维持了不到十年,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世界联合战线的核心是失去了公民身份,不被地球联邦政府接纳的流放者,而且世界联合战线控制着地球上的资源。虽然在灾难过去之后,为了重建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联合战线与地球联邦政府签署的“资源共享协议”为人类争取到了和平,但是随着世界联合战线在地面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地球联邦政府只能统治空间城市里的居民,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消除。

说得直接一点,假以时日,世界联合战线肯定会取代地球联邦政府。

与自然灾害相比,“战争”这种人为灾害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最终以双方相互妥协结束。

“为什么要妥协?”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人类需要和平。”人影叹了口气,说道,“战争持续下去,谁都无法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地球联邦政府需要资源,而我们需要恢复生产的工业设备,人们也渴望平静的生活。”

楚天疆也叹了口气,人类的内战确实是所有人的灾难。

在相互妥协之后,地球联邦与世界联合战线组建了“世界联合政府”,人类文明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工作。

只是,人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地球,而是一颗陌生的星球。

在沧海桑田的地质大变迁中,南亚大陆几乎整体沉没,青藏高原不再是世界屋脊,受到挤压而迅速隆起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形成了一座新的高原,最高峰的海拔超过一万米,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非洲大陆西南、澳洲大陆与东南亚的岛屿全部沉没,南大西洋、印度洋与西南太平洋连成一体,成为了新的海洋。太平洋中部,在马里亚纳群岛到夏威夷群岛之间出现了一块面积超过一千五百万平方千米的大陆。北美大陆整体向北漂移,与格陵兰岛结为一体,面积缩小到了一千万平方千米左右。南美大陆向东南漂移,与非洲大陆西端连接到了一起,面积大约两千万平方千米。亚欧大陆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差不多四十五度,除了南亚与西亚沉没之外,欧洲地区进入了北极圈,东亚地区则到了赤道附近,剩下的陆地面积在三千万平方公里左右。南极洲被整体抬高,位置没有明显变化,陆地面积扩大到了一千五百万平方千米左右。

与海陆变迁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灾难。

这就是,地球的轨道倾斜角消失了,赤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完全重合,并且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气候变化。

虽然受地球公转轨道影响,在中纬度地区仍然有四季变化,但是不太明显,而且低纬度的赤道附近地区常年炎热,高纬度的两极地区则是常年寒冷,南极点的理论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一百八十摄氏度。

气候变化,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影响。

比如大气水汽循环改变,导致某些地区常年干旱,而某些地区则常年暴雨。又比如,洋流改变,使得地球上的热量分布严重不均,引发的恶劣天气,使得很多原本适合人类居住的陆地成为了生命禁区。

这不再是人们熟悉的地球,而是一颗陌生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