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贵妃》(1 / 2)

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贵妃》

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贵妃》

忐忐忑忑的孙仁云见到张知木连忙施礼说:“谢谢张东家能见我。我知道张东家实在是太忙了,我看窑岗现在是整个大明朝最忙的地方,每个人都在高高兴的忙着,到了这感觉就不一样。”

张知木知道这孙仁云是有些紧张,所以话就多一些,若是轮谈判这人已经就输了几分。等杨玉琳上完了茶,孙仁云也就稳住神了。

张知木故意漫不经心的问:“孙东家,上次我结婚的时候,就听你说你有两个矿,我一直觉得开矿是很赚银子的生意。你为啥要卖了呢?”

孙仁云连忙坐直了身子说:“是这样的,我家祖上是靠这两座矿赚了不少银子,那是平稳年间。可是现在生意一直不好做,矿监不管这些,他们是照收银子不误,我们每年打点上下的官员都不能耽误,挣的银子还不够这些开销,所以我也是咬着牙挺着,不让祖上传下来的产业停掉。可是现在是撑不下去了。”

张知木听完孙仁云的话,心想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这样的人开矿不赔才怪,太实诚了做不了商人,可是占这样人的便宜又于心不忍。张知木说:“孙东家,你这样开不下去的生意想转让给我,是想让我替你去陪啊。”

孙仁云有些急了,忙说:“不不,张东家你理会错了。这些生意我继续做会继续亏下去,可是您来做就会赚大把的银子。我的问题是,规模太小没有推销的能力,进出运输都受限制。你们窑岗就没这问题。我也想扩大生产规模,可是前几年闯王的军队过来一阵劫掠破坏,家业和矿山都被劫掠一空,也就没有能力再扩大生产。以你们窑岗的实力,再投入一些银子把矿山规模扩大一些,成本降下去,就可以越干越大。”

为了吊一吊孙仁云的胃口,张知木说:“说实话银子我们不缺,可是我们今年已经收购了一个冶厂,现在没有懂得铜矿和铅矿生产的人。所以一直没有再买矿山的想法。”

孙仁云差不多站起来了说:“张东家,这事儿我早想好了。如果张东家真的要是买下这两个矿,我们矿上的人都是几代人都在矿上干的,他们懂技术,如果张东家愿意的话,我也想为张东家出一点儿力。这样我也可以帮着张东家操点心。”

张知木心想,这是连买带送啊,问:“那你的两个矿想卖多少银子?”

孙仁云说:“铜矿我想要三万两银子,铅矿要一万两银子。”

张知木心里这个乐啊,怎么好事儿都落到自己手里了,真是“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心里这样想,嘴上张知木却说:“既然孙东家如此看重我们,也很有诚意,要卖矿给我们。我没看到你的矿和决定买不买之前说这矿的贵贱都没有意义。我让人先去看看再说怎么样?”

孙仁云忙说:“这太好了,我敢保证,张东家看了我的矿,就一定会满意。这两个矿都是我家几代人认认真真经营的,我绝对有信心让张东家看了就满意。”

张知木见火候差不多了,起身说:“晚上我就不陪你了,陆先生叫上李云鹤你们一起乐呵一下吧。”

张知木知道陆成祥就好喝上一口,但他平时很自律,只有有客人来了,需要他陪着,他才可以放开喝一顿。这样可以让陆成祥整日都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张知木也知道,如果酒桌上有他在场,大家都放不开。

刘班主这个叫法,一直没有改变过,即使多年以后,有新人到窑岗。窑岗人常常要给他们解释,为啥在窑岗还有一个班主的称呼。这个一直叫下去的称呼,刘班主本人也很愿意听。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小戏班子的班主,后来到了窑岗,得到张总赏识,才成为负责整个窑岗文艺方面的负责人,这个称呼能时刻提醒自己别忘了过去。

刘班主的他们的新编剧目《大唐贵妃》是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精精雕细琢磨出来的。当然整个故事情节是张知木设计的,主要唱段《梨花颂》也是张知木亲口唱给他们听完后整理的。

前世时张知木就非常喜欢《大唐贵妃》这出新编京剧,这次有机会将几百年后剧目,凭记忆将能记住的主要内容讲给刘班主他们,又经过刘班主的等艺术家们仔细斟酌,才有了今天这个模样。这些艺术家们到了窑岗以后,第一次过上了不在为一日三餐担忧,没有富豪恶霸的欺凌的宽松日子,第一次有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排练大厅,在窑岗到处受人尊重。这一切都激发了艺术家们的极大的创作热情。这出戏里凝聚着这些艺术家们很多心血。他们也渴望等到窑岗的领导们,尤其是张知木的肯定。

《大唐贵妃》就内容而言,突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真诚爱情。在塑造杨贵妃形象时,回避了原她原为皇子之妻的身世,也屏弃了与安禄山一些暧昧的关系,突出了她的纯洁、无辜和对爱情的忠贞。对唐明皇的塑造,则写出他性格上的复杂性,他是开元之治的开创者,又是安史之乱的责任者。在爱情上,他有真挚的一面,又有荒淫的一面。剧中,最后一场,退位后的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表现他的人性复归。这些内容,在这出戏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剧中刻画了唐玄宗李隆基、杨玉环、杨国忠、安禄山、高力士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准备过程中,张知木告诉刘班主,服装道具需要的尽管购买,买不到的请人制作,绝对不用考虑银子的问题,只要出精品就行。所以演员们的戏服都是做得最好的,更让人想不到的,舞台上伴舞和配角演员多的时候,一下子就能出现几十人。这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排练时,刘班主也问张知木,演员是不是太多了,以前没有见过一出剧目有这么多演员同时上场的。张知木告诉他,窑岗的事业也是从来没有的,这出剧目也是从来就没有人演过的。我们窑岗人就要敢为人之先。

这些艺术家们也没想到,张知木对他们竟然如此的支持,更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对戏曲还这么懂行。

这次来观看演出的,除了欧阳鹤要上课不能参加之外,张知木、陈玉锋、黄玉坤、阎伯驹、卢炳义、李茂、陆成祥都参加了。另外那位没走的客人孙仁云和杨玉琳也参加了。

刘班主见窑岗的几大巨头都来了,激动地直转。那些演员们更是兴奋,可算有表现的机会了。一个好演员,观众越多越兴奋。

这次,演出伴奏的除了一个三十多人乐队,还有刘班主从扬州带回来的那些编钟也参加了,这使乐队的伴奏更加气势恢弘。

乐队的音乐一起,大幕还没拉开,动人心魄音乐就已经把这些观看演出的领导们牢牢的抓住了。

随着李隆基、杨玉环、杨国忠、安禄山、高力士等人一个个出场,大家很快的就被引了剧情里面。那绚丽的衣装服饰、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尤其是小红的唱腔,让这些观众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没有人相互讲话。

演到《霓裳羽衣曲》大家无不被演员五彩缤纷的服饰和精彩绝伦的舞蹈折服,等戏演到杨贵妃在马嵬驿被逼自尽那一场,杨贵妃那几句:“我为大唐而死,我为真情而亡。死而无恨,亡而无憾。只是我、我舍不得三郎啊!”一出口,两位女士的眼泪就一下子止不住了,热泪直流。

几位男人也是强忍泪水,等到最后一场,退位后的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那几句:“到如今渡尽劫波虽无恙,问今生还有何许风光?”一出口,有几位男士,包括张知木已经开始偷偷的搽拭眼角了。

全局的**是尾声时,背景音乐一起,小红玉的那曲梨花颂,让大家听得如醉如痴。

张知木觉得小红玉声音虽然没有李胜素的声音圆润,但是那种略带江南软语口音的声音更有一番韵味儿。

一直到大幕拉上,大家才醒过来,这幕剧演完了。张知木带头鼓起掌来,演员们也都出来和大家见面。这场戏不但观众们看的很激动,演员们演的也很激动。张知木过去和演员们一一握手,祝贺他们演出成功。窑岗的其他领导们也过来一起祝贺大家。

最后张知木对演员们说:“我要祝贺你们,我们窑岗的艺术家们,经过你们的不懈努力,你们已经创作出了一部伟大剧目,我可以断言,这个剧目会作为戏曲的经典万代的传承下去。你们创造了戏曲史上的一个高峰,你们是我们窑岗的骄傲。再次祝贺大家,今天晚上,大家可以饮酒庆贺。”

演员们一阵高呼,张知木的对这出戏的评价太高了,这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窑岗的几大巨头们,也没想到自己的戏班子竟然能演出来这样的剧目。

回去的路上,阎伯驹说了一句实话:“知木啊,难怪你这么远的从南方把他们带回来,你真是慧眼识人,没想到他们都是隐而不露的高手啊。”

李茂说:“在江南这样的剧班子很多,没想到他们到了窑岗就不一样了。竟然能演出这样剧目。真的看完三天脑子都净不了。”

看完这个演出之后,变化最大的还是杨玉琳,以前她最看不起小红玉,觉得戏子都是靠男人吃饭的,没好东西。可是这次她真正见识了小红玉的艺术造诣,她主动到台上和小红玉握手。这让小红玉都没想到,慢慢的两人倒成了好朋友。

更让现在的窑岗人想不到的是,一年以后竟然有不少人,千里迢迢的来到窑岗竟然就是为了看一场《大唐贵妃》。

几位窑岗的领导看完演出,一起来到张知木的办公室。陈玉锋的说:“等文化宫搞好了,要让每个窑岗的员工都看一场这个《大唐贵妃》,看完这场戏,我看大家的干劲儿会更大。”

李茂说:“这场戏我们看完了都受不了。那些员工看完,恐怕往外撵他们都不会走。”

张知木说:“这些是可以增加窑岗的凝聚力。等窑岗的文化宫建好了以后,让窑岗的员工看过一遍以后,我们也可搞商业演出,往外卖票。我告诉各位吧。在文化宫里演出,等灯光一打上效果会更好。”

陆成祥说:“到时候前排的票,要卖五两银子一张。”

阎伯驹就愿意和陆成祥开玩笑说,说:“这个陆小抠,又开始算计上了。”

大家哄然大笑,一起跟着看演出的孙仁云说:“没想到这次来窑岗还有这样的眼福,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在梦里,觉得方才看到的人象天仙一样。”

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大家正在议论着今天的戏剧。杨玉琳进来说李治来了。

众人知道,李治来了就一定有事儿。大家就都纷纷的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