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8.十八块钱(一更)(2 / 2)


一切从头来过,给我一个公平的起点,若是你依然无法爱上我,我就乖乖退出。

沈珩崇伸了手,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小指处带了一枚小小的尾戒,是南橙用她高中时候的奖学金买的。

两千块,对沈家来说不值得一提,对她来说,却是当时自己的全部心血。

“好,拉钩。”

橙橙,我们从头开始。

*******

送走了沈珩崇,南橙一个人窝在床上翻了好几个滚。

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他的那句“对不起”。

嘻嘻一笑,继而再把自己埋进枕头里,折腾来折腾去,南橙就听见自己肚子“咕噜”的声音频繁响起。

她晚上赌气,放着陈伯那诱惑人的麻辣美食一口没吃,故作帅气潇洒的就离开了,现在饿的难受了。

眼看着几家好吃的外卖店已经打烊,她也懒得下楼,烧开了热水,煮了桶泡面,抱着个面桶,南橙就开始写旅行攻略。

虽然挪威已经去过两次,但作为一个旅行博主,每一次都要精简出最好的攻略内容,从住宿到景点,怎样走最省钱最精致,是她们的必备功课。

南橙一边写着,一边不时查阅着照片向里贴进去,偶尔还切到微博界面去刷刷八卦。

最近她是大热的主题,不少八卦论坛开始开扒她的前男友,南橙突然就有些后悔因为一时的嘴快说了这么些内容。

一旦别有居心的,很容易就会搜到些什么。

季茗苑:【橙子,去看九组论坛,你被加热了。】

南橙咯噔一下,九组是目前最火的八卦论坛,很多娱乐圈里打脸的事件都起源于它,而且逢扒必真,这也是九组可以独领风骚的最大原因。

南橙果断登录论坛,果不其然,【开扒旅行女神南橙的前生今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hot)被加了热度,后面冒了三个火苗,足以见得看帖人数之多。

开贴的人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从南橙小时候开始扒起,母亲因为生她难产而死,父亲和继母后来也因车祸而亡,只有哥哥一个人扶养她长大,过程之艰辛,还找了几个小镇的人询问了话语。

“通过走访闽宁镇我们发现,南橙在初中之前都是生活在父母去世前的老房子里,她的哥哥南谨也是A大鼎鼎有名的毕业生,她一直在靠着哥哥的助学金以及私下接项目所得为生。邻居说南橙以前话少,也不与小镇上的人来往,大家都说她克父克母,是不祥的征兆。后来南谨也在意外中去世,有村民反映,是个开着豪车,穿的奢华的男人陪她回来安葬的她哥哥,自此南橙便去了A市,再也没有回来过。不知道这个男人是不是就是南橙所谓的前男友,而若是如此,南橙此时仅有12岁,小小年纪便与同居,在此不做评论。”

“南橙在A市读书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是自己居住,每天都有豪车接送,在高二时才开始住校,自此再也没有见过豪车出现,后来考入A大,直接全款购置了一套公寓,并开始出去旅行,将自己包装成富二代网红,经此推测,南橙高二与所谓的前男友分手,高考后谈了新的男友。”

帖子里面还有不少南橙当年的证件照,不知道开贴的人通过什么途径获取,但足以证实帖子的真实性。

南橙一边看着,一边觉得脑后冒着凉气,这个人跟之前在评论区里带头诋毁她的,一定是同一个人所为。

她到底惹了谁,挡了谁的路,会值得她如此的兴师动众。

跟帖里已经很明显的出现了一边倒的事态。

十二岁恋爱,十八岁分手,对方还是个年龄颇大的男人,任谁都不会去想这是个男朋友,只能说是包养。

这就更加坐实了之前南橙的被包养言论。

考入大学之后便买房旅行,只能说又有了另一个金主的包养,原来所谓的学霸女神也不过如此,肮脏的不堪一击。

不用想也知道,很快这个帖子就会被整理成长图的形式发到网上去,会被更多人知道此事。

现在一贯如此,大家看不得一个人身上同时拥有着诸多的完美因素,漂亮有钱和学霸,你只能占据其中一样,若是都有了,绝对是拿不上台面的手段所为。

很多人都在嘲笑着南橙。

但是开贴人只扒了她的生平却丝毫不提沈珩崇,除非是沈家刻意隐瞒,不然就是三中的老师都会知道,那时候南橙寄养在沈家。

而且此前为了防止她的信息外漏,沈珩崇曾在离开前为南橙做过一次信息保护,很多她的私人信息,外人都无法查到。

除非这个人是熟人。

南橙长呼了一口气,这个绝对不是那些评论那么简单。

如她猜测,这个事件在晚上十一点达到了一个高潮,微博上有名的几个八卦大V全都以吃瓜的姿态竞相转发。

@八卦就是这么简单:这个瓜有点大,默默围观中

@九组整理:有图有真相,又一个网红女神的陨落

@旅游大咖:吃瓜

@网红揭秘:南橙背后的故事,原来她是这样的女人!

……

一时间墙倒众人推,南橙的微博被彻底掀翻。

甚至很多人私信她骂她是婊/子、贱人。

手边的泡面已经冷了下来,word界面上还是她写了一半的攻略,钟表马上就要指向十二,南橙咬着唇,在思考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嗡嗡嗡……”

手机振动想起,南橙这才想起来,自己把手机扔在一边充电,已经很久没有看过它了。

显示屏上赫然显示着“崇哥哥”三个大字。

南橙接了起来,就听到沈珩崇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让她今晚的一整颗心都放了下来。

“开门,我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