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天下(2 / 2)

  在登基的短短数年后,水帝因病驾崩,只留下一子一女,太子紫无刃,公主紫月,太子登基之时,年仅8岁,自号炎帝。

  手握大权的欧阳公在水帝仙逝后更是无人能治,暗地里把控着整个朝局。

  在炎帝登基的第一天,欧阳公就在朝堂上提出由长公主紫艳垂帘听政,理由是炎帝尚幼,国家需要有人把持朝政。

  满朝文武无不喧哗,纵有忠臣怒诉此行,可在欧阳公和他一众门生的权威下,依然显得势单力薄。

  炎帝紫无仞尚幼,完全就在一个贪玩的年纪,根本不知道自己就要成为皇权下的傀儡。

  欧阳公更是快刀斩乱麻,不久便昭告天下,垂帘听政的长公主紫艳,更是下达诏书,册封欧阳公为国公,欧阳家赐属地于帝国南部四州十二郡。

  远在外方的康亲王,平西王,收到诏书后怒火遮天,当即前往帝都。

  但他们却被城防军拦在帝都中天城的大门前,理由是陛下旨意,外封王侯,非昭不可回。

  康亲王与平西王,默默不语,在回到属地后,便各自颁布命令,康亲王东方属地,四州十二郡,以汴州梁郡为都,立国,齐商。

  平西王西方属地,四州十二郡,以西凉州零郡为府,立国,西夏。

  对于康亲王和平西王这种裂土成诸侯的行为,朝廷不但没有反对,还派使者送去贺礼。

  而元帅张伏,诏令之后立刻带上亲卫回朝面圣,赶至帝都,并未受到军队拦阻。

  毕竟康亲王和平西王在水帝时就已经封王,而元帅,始终是帝朝的元帅,张伏在军中威望甚高,帝都的这场暗流可不敢太过波及。

  可当张伏顺利面见炎帝的时候,炎帝那一脸稚嫩的表情,却也让张伏无可奈何,或许武将和文官的差别就在于,文官玩弄智谋,颠覆朝野,而武将,却不善于此。

  虽然手握重兵,但比起在朝中经营已久的欧阳家,张伏无力可施。

  面对康亲王与平西王的立国,面对炎帝的幼小,面对欧阳家的专横霸道,张伏难道还起兵造反吗?那就真成为颠覆皇朝的逆贼了。

  数十年来为帝国抵御北方铁骑,守护紫荆皇朝,张伏虽有一颗忠君之心,可无奈,君,未成君啊!

  张伏终于也离开了帝都。

  在踏出城门的时候,张伏回望皇城,经历三代帝皇,从士兵至元帅,那一年,他受封统领,那一年,他受封将军,那一年,他官至元帅,种种场面历历在目。

  张伏久久无语,叹了一声,此一望,或许是此生遗望了。

  心灰意冷的张伏,在回到北疆后,由长公主紫艳拟昭,炎帝亲盖玉玺的圣旨,随之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元帅张伏,历经三朝,忠心耿耿,抵强敌于外,守国之安宁,战功显赫,朕心甚慰,

  今特封张伏为镇北侯,赐幽州,乐州,平洲,玄州为属地,以幽州鹿郡为侯府,立国,赐国号,伏,麾下镇北军,全部归属伏国,钦此!

  张伏仰天一望,眼角带有泪光,不知是喜,是悲……

  良久之后,张伏下达第一个公侯之命,除必要经商之外,封闭四洲,伏国所属文武,今后,无昭不进京……

  帝都皇宫。

  欧阳公站在城墙上,仰望北方,长子欧阳覆立于身后,对父亲的决定甚有疑虑。

  可欧阳公一脸微笑,心中早有所想:

  东西两方怎么比得过南方富庶之地,康亲王平西王都不是大志大谋之人,否则在当初争夺皇位的时候,他们不会甘愿成为水帝的拥护者。

  敢自成诸侯估计是两人最大的决心了。

  东西两方虽然坐拥兵力,但都是不经沙场的兵士,不足为患。

  镇北候张伏,铁胆忠心,如若要反,当初来帝都的时候,身后跟着的,就应该是强大的镇北军了。

  但张伏会反吗?答案显而明之。

  赐他镇北侯,是想把他栓在北疆,免得他一时想不开,给朝廷递个告老还乡的请求,那才是让人伤神之事。

  有张伏的北疆,帝国才能无优。

  而镇北军,给或不给,毫无意义。

  张伏在北疆经营数十年,镇北军,是张伏的镇北军,而北疆,也需要镇北军守护。

  现在新帝登基,欧阳家趁乱起谋,虽以雷霆手段暂定大势,但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时间去慢慢梳理,全面掌控。

  如今天下看似四分五裂,但其实我欧阳家才是最大的得益者。

  现在的欧阳家前有帝都施为,后靠南方四州富庶之地,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我们挟天子而令诸侯,只要把东西两方逐步蚕食,北方不足为虑,到时候,整个天下,就是我欧阳家的天下,哈哈哈哈哈哈……

  每部小说的开头总会很平淡,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小说需要介绍,需要铺垫大局,这是部全程围绕男主的小说,不会有太过多余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