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新帝(2 / 2)


  “哥!”

  李承沣声嘶力竭。

  他一把拉住唐聿的袖子,拽着他两人一起坐在清晏殿微凉的地板上。

  一滴泪落在唐聿的手上。

  滚烫。

  从前,李承沣也是这样,在无人时便喊他景琰,甚至喊他哥。

  先帝子孙福薄,生子多早夭,所幸剩下了李承沣这一个,早早封了太子,唐聿年长他一岁,李承沣便与他亲近。

  唐聿拍上李承沣的肩膀,缓声道:“先帝已崩,陛……承沣已然承袭我大周的国祚,不可……切不可……”

  不可什么呢?不可为自己父亲逝世而悲痛吗?

  “该死的蛮子!”李承沣咬牙切齿,“他们怎敢?他们怎敢伤我父皇?”

  去年,先帝率大军征讨南越,势如破竹,一举击溃南越王军,砍下了南越战神韩暴的项上人头,形势大好之际却遭南越残部埋伏,先帝身中冷箭,回京将养了好些日子,一直没有起色。

  前些日子入秋转凉,先帝旧伤发作,来势汹汹,拖到近日已是药石无灵,立下遗诏便去了。

  “节哀……”

  “景琰,我该如何是好?父皇为何选中了萧远,还封他为左相?”李承沣质问:“我大周朝堂何曾同列两个丞相?”

  “你知道父皇给了他什么?”李承沣苦笑。

  “那萧远年纪轻轻,手握重权,我该如何?”李承沣喃喃道。与其说是问唐聿,不如说他是在问自己。

  唐聿手抚在李承沣背上,缓缓地替他顺气,“萧成道是先帝亲选的托孤之臣,必将好生辅佐陛下,他必不敢欺君罔上。”

  其余的唐聿也不敢再说了,他是近卫,结交朝臣本就是大忌,这朝中盘根错节之事他哪能辨个分明,如今朝中皆老谋深算之辈,先帝手腕强硬,方能制衡,李承沣年少,性子和软,想来怕是免不了碰些跟头。

  只怪先帝走的太急。

  思及朝臣,白日里清晏殿前萧远长身玉立的姿态骤然闯入唐聿的脑海,他无悲无喜,立在殿前,朝中百官只能跪伏在殿前阶下,恍惚间唐聿好像看见萧远转目与自己对视,发觉了自己偷偷抬起的头,不由得脊背上窜起一阵凉意。

  传言说萧远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无能之辈,但今日一见唐聿便再也不信这无稽之谈。

  萧远分明是绝不肯屈居人下的人物。

  萧远如今手握大权,而李承沣又尚且稚嫩......

  唐聿打了个哆嗦。

  入秋渐凉,唐聿突然意识到李承沣现下正和他一起在寝宫的地上坐着,今时不同往日,李承沣贵为天子,唐聿哪能还像以前一样拉着李承沣胡闹。

  他忙搀起李承沣,“陛下,地上凉,快起来,坐榻上吧。”

  李承沣顺势起身落座,却抓住唐聿的手一带,让他也坐在自己旁边。

  唐聿是习武之人,手掌温热,李承沣握着唐聿,像是从中汲取了热量。

  在看到遗诏的时候李承沣就知道大事不妙,从白天到现在,他枯坐在空无一人的寝宫,就是在给自己思索破局之道。

  他太弱小了,他需要力量。

  镇国将军的旧部远在东北边境镇守,唐聿手上除了禁卫军这几个歪瓜裂枣并没有其他的兵马,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极为有用。

  边军李承沣动不得,但萧远也同样动不得。

  大周看上去肥得流油,实则强敌环伺,若是去年先帝能一举击败南越,那大周的处境就会好过很多。但现在,大周只能把兵力尽数堆在边境,随时防备外敌侵犯。

  大周的不幸,眼下却是李承沣的幸运。

  京城朝局波澜诡谲,但到底只是文人相争,唐聿的禁卫军是盘桓在此的唯一武力,而这支武力完全效忠李承沣。

  一个计划在李承沣脑海中成型,他要保住身后的皇位,必须铲除一切有可能威胁到他的人,尤其是蠢蠢欲动的萧远。

  而实现这一切,他需要一个保证。

  “景琰,无论何时,你要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