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据说我的亲生爹娘是极品第108节(1 / 2)





  更何况事情的后续一如她的意愿,钱二嫂有更多的银钱进账,孙夫人哪里会不高兴?不乐意?

  更何况吧,钱二嫂都知道钱王氏这个婆婆对她很好,孙夫人能看不见?

  要说钱家还是当初那个钱家,哪怕钱王氏对钱二嫂不满,孙夫人也笃定,钱王氏不敢拿钱二嫂怎么样。毕竟钱二哥能到他们家当上门女婿,委实是高攀了。

  可这不是钱家已然今非昔比,反而是他们孙家被比下来了么!

  在这般前提下,要是钱王氏再对钱二嫂这个儿媳妇有什么异议,哪怕逼着钱二哥跟钱二嫂和离,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此来说,孙夫人哪里敢闲着没事的跟钱王氏杠上?生怕自家亲闺女的日子过的太和乐了?

  她真要是给钱二嫂惹来了大麻烦,哪里还有脸继续在皇城呆下去?还不如立马收拾包袱,速速回老家得了。

  好在孙夫人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有老糊涂。论起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她也是个厉害的,自然不可能因着自己给钱二嫂带来麻烦。

  眼看着两位长辈确实相处的不错,钱二嫂总算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皇城这边一切欣欣向荣,府城那边则是各有各的活法,并非每个人都那么称心如意了。

  自打钱二哥他们离开府城,钱大哥对福禄酒楼就很上心。好在钱二哥找的新管事挺有能耐,酒楼一直都还算红火,钱大哥时不时的过去看看,也挺安心。

  李家人自打来了府城,毫无疑问日子过的越发拮据了。但三个儿子的学问确实是更加的好了。虽说科考名次不是那么靠前,但李家二弟和三弟都确确实实接连考中了秀才。

  眼看着家里负担过重,都快要揭不开锅,李家二弟和三弟在仔细商量之后,合伙在府城开了一家私塾,开始肩负起了养家的责任。日子过的不是那么富贵,但也平平淡淡,算是新的磨砺了。

  反倒是一开始过的最风光得意的齐夫人,现下变成了最不顺心的人。

  时至今日,齐大人跟齐夫人是彻底离了心。任凭齐夫人怎么耍小手段,都无济于事。齐大人一心扑在了公务上,再无闲暇陪其瞎闹腾。

  齐夫人当然是不甘心的。她想要尽快将齐家二弟和三弟都给找回来,没成想齐家二弟和三弟一离开家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根本就不可能再如她的所思所想了。

  第120章

  齐家二弟和三弟是真的改变了很多。

  曾经他们一直就困在府城,每日都受齐夫人的熏陶,全然没察觉到自己的眼界是如何的小。

  现下真正从家里走了出来,在外面见识的多了,他们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何其的幼稚,又是何其的可笑。

  亏他们还一度将齐君洲这位大哥视为劲敌,开口闭口就是对齐君洲如何如何的不喜。可事实上呢?齐君洲也不见得就多么的喜欢他们这两位弟弟吧!

  更甚至在齐君洲这位兄长的眼里,才是巴不得他们这两位弟弟不存在,最好就永远不要见面、不要有任何的交集才是吧!

  也无怪乎他们虽然经常往大嫂那边跑,却依然跟齐君洲极为不对付了。不单单是他们曾经的愚蠢耽搁了事儿,更是因着齐君洲也从来不曾稀罕过他们这两个弟弟。

  想到这里,齐家二弟和三弟都挺羞愧的。

  同为读书人,他们不仅不豁达,甚至不够大度,也不够体面。反之,齐君洲即便受了很多的委屈和难堪,却也仅仅只是对他们无视和冷漠罢了。

  像他们主动去跟大嫂接触,齐君洲就没有拦着,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足以彰显齐君洲的冷静和理智。

  将心比心,如若换了他们是齐君洲那样的境地,肯定是百分百不愿意自己人再跟对方有哪怕丁点的往来……

  看多了、想多了,齐家二弟和三弟再说起齐夫人的时候,不免就改变了曾经的信任和顺从。

  齐家二弟姑且还只是心里想,嘴上并不会有太多的怨言。齐家三弟却是个憋不住的,一路上没少跟齐家二弟嘀咕齐夫人的不是。

  齐家二弟并不怎么附和,但他也从不拦着齐家三弟。从另一方面看,无疑也是对齐家三弟那些话的赞同和认可了。

  如此这般情况下,齐家二弟和三弟都没想那么快回府城,反而是默默就放慢了游学的步伐。

  反正他们一直都有给爹爹去信,爹爹也未曾呵斥他们必须立马回去。这样就挺好的,他们委实能更好的认清楚自己,也能增长许多他们早先从未经历的遭遇和见识。

  一直等不到齐家二弟和三弟回家,齐夫人还想学上次追去皇城,却是有心无力。

  毕竟皇城是既定的目的地,虽说远了些,可只要齐夫人有心,怎么也能找到地方,就是路上遭了不少的罪。

  然而现下齐家二弟和三弟是居无定所的,往往今日还在这个县城,明日就又奔赴了下一个小镇。

  齐夫人手里拿到的家书没有几封,根本判断不出齐家二弟和三弟现下到底是身在何处。怕就怕她辛辛苦苦的找过去,却一而再的跟两个儿子错过,最终只能落得一场空。

  越想越担心,越想越难受,齐夫人便又找上了齐大人。她说的话,两个儿子不肯听。齐大人这个爹爹说的,两个儿子总该听吧?

  “你为何非要他们回来?读再多的书,也不如行几步路。他们往日一直留在你的身边,除了家里那些繁琐杂事,能有什么见识?现下他们能结伴出去游学,不但增长了不少见识,连性子也能有所磨砺,有何不好?”齐大人最近才刚收到齐家二弟和三弟新写的游记,上面记录了他们二人近日的所思所想。

  齐大人看的分明,齐家二弟和三弟这次出行是有所得的,而且是收获颇丰。光是从他们越发从容的文笔就能看出,他们成长了不少,再不若早先那般的浮躁,整日就好像飘在半空,根本不着地。

  身为长辈,也是齐家二弟和三弟的启蒙夫子,齐大人很欣慰能亲眼看到两个儿子的成长和进步。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越是不可能把他们找回来。

  反之,他只可能更加认真的支持他们多走走、多看看。等他们自己觉得累了、乏了,他们自然就会回来了,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劝阻和催促。

  “外面哪里有家里好?我不是不让他们出门,实在是他们这次出门的日子未免也太长了些吧!这都快两三年不着家了,他们在外面游学游的还不够久?总该结束了吧!而且咱们家二公子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说一门亲事了。他人不在家里,我怎么好为他筹办亲事?”实在说不动齐大人,齐夫人索性搬出了齐家二弟的亲事。

  她还就不相信了,游学能有成亲重要?齐大人就真的不在意齐家二弟的终身大事,打算眼睁睁看着齐家二弟迟迟不成亲?

  齐家二弟的亲事,齐大人当然是关注的。

  当初他一时疏忽,没能及时为齐君洲把关,反倒让齐君洲回老家娶了一个钱月茵回来……时至今日,依然是齐大人心下越不过的坎儿。

  他倒也不是对钱月茵多么的不满意。主要还是觉得以齐君洲现如今的身份,明明可以说一门更好的亲事,迎娶一位知书达理的官家小姐,而不是随随便便娶一个乡下姑娘过门。

  这其中的落差和对比,齐大人根本不想细说,也无从去跟齐君洲言明。